宿松:小麥開鐮 農民喜獲豐收
宿松融媒訊 麥浪滾滾,機聲隆隆。連日來,洲頭鄉6萬多畝小麥迎來豐收季,一臺臺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,全力加快夏收進度,確保小麥顆粒歸倉,田間地頭匯成一幅夏日豐收美景圖。
日前,記者來到洲頭鄉金壩村種植大戶朱新平的麥田里,只見風吹麥浪,沃野鑲金。伴隨著一臺臺收割機往返穿梭,一上午的時間,近千畝的小麥就實現了顆粒歸倉。朱新平質樸的笑容里,滿是豐收的喜悅。
“我種了880多畝小麥,現在正是農忙季節,趁天氣晴朗搶收?!敝揞^鄉金壩村種植大戶朱新平站在麥田里,隨手揪起一束麥穗,抑制不住豐收的喜悅,“看著飽滿的顆粒,今年產量比去年提高了不少,我們做的也有勁?!?/p>
同樣在洲頭鄉壩頭村種植大戶宋澤華的麥田里,各類型號的收割機一直在收割作業,伴隨著大型收割機的轟鳴聲,農機操作員正駕駛著小麥收割機在麥田中往返穿梭,金黃色的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脫粒箱。
看著風吹麥浪遍地黃,顆粒歸倉豐收忙的鄉村美景。采訪中,宋澤華告訴記者,他種植的270多畝小麥,從耕地、播種、收割到秸稈打捆全部采用機械化作業,不僅節約了人工成本,每畝產量比傳統種植提高了許多,這讓他對今后的種植越來越充滿了信心和底氣。
宋澤華高興地說:“今年小麥產量幾乎是畝產1000斤,價格平均在1塊2左右,就是說每畝我們老百姓能賺1200元,除去成本,一畝地能純賺400元,像我種植270畝地,我可以賺接近10萬元?!?/p>
小麥豐收令人喜悅,秸稈回收同樣令人振奮??粗←滎w粒進倉,而另一邊的秸稈打捆機也在麥田里不停地作業,短短幾分鐘,一臺秸稈打捆機能夠將田間“平躺”著的秸稈瞬間“吸走”,將麥稈收攏打包清運一步到位,為農民解決秸稈難題,讓小麥秸稈變廢為寶,農民受益。
“我們這個秸稈收儲工作第一個是響應國家的秸稈禁燒的政策, 第二是減少土地的有害物質,為農戶下一季播種莊稼,能夠增加一定的產量。像我們洲頭鄉小麥面積大概在6萬畝,我們調取了大概15臺機器,每臺機器工作量大概每天可以打捆離田在1500畝左右,足以確保及時打捆、及時離田、及時運走。而有的是粉碎還田,做水稻生產的底肥?!敝揞^鄉秸稈收儲點負責人嚴軍說道。
據悉,宿松縣小麥種植面積達27.1萬畝,主要集中在復興鎮、洲頭鄉、匯口鎮三個鄉鎮,今年畝產800-1000斤左右,預計在5月底將全部收割完畢并打捆清運回收或粉碎還田。(融媒體記者 張曉珍 張勇)
責任編輯:楊劉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