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姑鄉:田間稻穗香 農戶割草忙
宿松融媒訊 稻浪懷香襲人面,晴空帶彩入秋深。仲夏時節,九姑鄉新安村水稻種植基地種植的再生稻在一片深綠中抽穗揚花。站在稻田邊,放眼望去,一串串稻穗隨風擺動,空氣中彌漫著稻花香,已然嗅到豐收的味道。
低垂的稻穗
連日來,宿松縣新大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海艷趁著晴好天氣,每天組織十幾名工人,攜帶六七臺背負式割草機,清除長滿在稻田周圍的雜草,促進田間空氣對流,使稻田保持通風狀態,減少水稻紋枯病的發生與危害。
工人在田間清除雜草
葉海艷是九姑鄉水稻種植大戶之一,2022年,葉海艷在宿松縣農業農村局和九姑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將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1007畝,其中再生稻種植面積占687畝。時下,他種植的687畝第一季再生稻,正處于抽穗揚花期,一株株筆直、翠綠的稻禾里面,長出了一串串黃燦燦的稻穗,有的高昂著頭,有的則低垂著頭,處處散發著豐收的氣息。
泛黃的稻田
葉海艷介紹,由于天氣持續干旱,田間用水緊張,從7月10日以來,他幾乎每天都要組織工人從池塘、溝渠抽水抗旱,使稻田始終保持一定的濕度;同時每天還要組織工人清除田間雜草,防止水稻發生紋枯病。目前,他種植的第一季再生稻長勢良好,到8月中旬就可以收割了,預計畝產量能夠達到1300斤,兩季下來畝產量可超過1600斤。
工人在田間清除雜草
據了解,在九姑鄉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下,宿松縣新大種養專業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來,始終保持優質、高效、生態、綠色的發展理念,采取生態循環種養一體化模式,穩步發展水稻種植、湖羊養殖產業,將湖羊的糞便作為有機肥,給水稻肥田;將水稻秸稈作為有機飼料,喂養湖羊。同時,利用安裝在田間的40臺吸蟲燈防治水稻病蟲害,實現了“不施化肥、不打農藥”發展水稻綠色生產的效果。2018年成功為生產的優質大米注冊了“一畝初心”商標,并獲得國家“綠色食品”標志認證,產品質量得到消費者認可,遠銷湖北、江西等地。2021年,新大種養專業合作社通過實行生態循環種養一體化模式,共出欄成年湖羊1200只,創產值210萬元;出產優質再生稻稻谷60千克,創產值66萬元;出產優質大米86000斤,創產值68萬元;創總產值338萬元。2022年,共存欄母湖羊800只,預計年底可出欄成年湖羊1300只;新增再生稻種植面積317畝;預計總產值可突破500萬元。
葉海艷給湖羊喂料
時下,走進九姑鄉新安村水稻種植基地,泛著綠色、黃色光芒的稻田,與周圍的樹林相映生輝,描繪出一幅五彩斑斕的鄉村美麗畫卷。(通訊員 孫春旺 夏英)
責任編輯:朱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