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姑鄉:小紫薯帶來致富新“薯”光
宿松融媒訊 10月19日,在九姑鄉白馬村紫薯種植示范基地里,伴隨著翻耕機的轟鳴聲,一壟壟紫薯從泥土中翻滾而出,個個體態飽滿,顏色鮮亮,村民們正忙著撿拾、分揀、搬運剛出土的紫薯,為秋日的鄉村描繪出一幅生動的豐收圖。
搬運紫薯
“沒想到今年試種,紫薯就取得這么好的收成,畝產量能達到2000公斤左右,今天是我們開園采挖的第一天?!?2016年3月,白馬村青年致富能人羅光學在九姑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從當地農戶手中流轉下200畝耕地,創辦了紅薯種植基地、紅薯粉絲生產基地,并成立了安徽省宿松順安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,走紅薯種植、紅薯深加工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。經過多年的不懈拼搏,獲得了巨大成功,成立的合作社被評為“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”“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”,并入選“2020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”,但他仍不滿足。今年3月,他在九姑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,瞄準市場需求,將新增的400畝耕地全部種上了紫薯。
堆放紫薯
羅光學介紹說,紫薯個頭小、產量高,口感粉糯香甜,而且富含花青素,營養價值高,深受消費者歡迎,成為全國各地市場、商超、電商熱銷的農產品,一公斤新鮮紫薯在市場上能賣到四五塊元,正常情況下,平均畝產值能達到一萬元左右,這也是他發展紫薯種植產業的原因所在。從10月19日開始,他每天都要安排一臺翻耕機負責采挖紫薯,安排20余名工人負責割紫薯藤、撿拾紫薯、分揀紫薯、清洗紫薯、搬運紫薯……經過分揀、清洗的新鮮紫薯,都直接銷售到浙江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客商,他已同各地客商建立了長期訂單銷售的合作關系;對于經過分揀淘汰的劣質紫薯,則用機械將其加工成紫薯干、淀粉進行銷售,確保出土的每一個紫薯都能轉化產品。他準備利用一個月時間,完成400畝紫薯的采挖和銷售工作,預計今年可出產新鮮成品紫薯80萬公斤,可創總產值400萬元。
撿拾紫薯
展示紫薯
九姑鄉黨委書記洪偉表示,在宿松順安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,下一步,九姑鄉黨委政府將充分利用轄區土壤適宜紫薯生長的有利條件,采取“基地+合作社+農戶”的經營模式,引導全鄉農戶積極發展紫薯種植產業,力爭將紫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800畝,在帶動本地剩余勞動力穩定就業的同時,也讓廣大農戶看到了增收致富的“薯”光。(通訊員 孫春旺 夏英)
責任編輯:朱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