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山街道:喪事簡辦齊推進 移風易俗樹新風
宿松融媒訊 龍山街道自成立以來,高度重視“移風易俗 喪事簡辦”工作,多次召開“移風易俗 喪事簡辦”工作會議,細分責任網絡,強化工作職責,全面深入做好移風易俗工作。
制度推動強保障。龍山街道始終高度重視,及時成立領導機構,制定出臺了《龍山街道全面推行“移風易俗、喪事簡辦”實施意見》,建立工作機制,通過召開街道、村(社區)兩級干部職工會議、地仙和道士等關鍵人員教育會議、鄉村振興夜校等形式,全面推動禁燃禁放煙花爆竹和農村殯葬改革,嚴禁使用塑料花等不易降解的祭祀用品,倡導通過舉辦追悼會、遺體告別儀式等方式寄托哀思。組織機關干部、黨員群眾簽訂喪事簡辦承諾書,帶頭弘揚新風,做到管好自己、帶動親屬、影響他人,做移風易俗的帶動者、傳播者和踐行者。積極落實死亡人員基本信息上報匯總和報備,各村(社區)建好三本臺賬,落實由村民小組-村(社區)紅白理事會-村(居)委會-街道四級報備,街道村(社區)包保干部第一時間上面幫忙和宣傳動員,形成了一套街道特有的辦結工作機制,確保了街道轄區內村(社區)死亡人員均落實三天辦結。自7月以來,街道轄區內5個村(社區)死亡人數共計73人,實現了三天辦結率達100%。
廣泛宣傳有氛圍。在推行過程中,街道堅持發揮群眾主體作用,堅持以鄉賢、好人、道德模范為示范引領,注重發揮村民議事會、紅白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、禁賭禁毒會、鄉賢理事會等自治組織作用,將德高望重的老黨員、老干部、新鄉賢、離任村干等吸納進入村級紅白理事會,動員各村征求民意,修訂村規民約,將移風易俗、喪事簡辦納入村民自治事項,切實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。廣泛發動群眾、組織群眾、依靠群眾,引導廣大群眾更新觀念,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移風易俗喪事簡辦,依托道德講堂、志愿服務隊、宣傳欄、農家書屋、文化廣場、廣播等平臺,把移風易俗融入理論宣講、振興夜校等活動中,以富有時代性、創造性的方法舉措,推陳出新,大力營造良好氛圍,涵育新時代優良民風。通過實施“喪事簡辦”,三天辦結已經成為一種常態,陳規陋習的摒棄,讓每個喪場給事主省下5萬元左右費用,喪事簡辦逐步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。
“四度”到位促新風。街道通過宣傳增力度、事前早介入、上下齊行動、考核緊跟上形成多形式、立體化、高密度的強勢宣傳,大力營造“人人關心、個個參與”移風易俗 喪事簡辦的良好氛圍。宣傳有廣度。街道通過組建的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,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工作,將移風易俗宣傳滲透其中,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。通過發放明白紙、懸掛宣傳條幅、微信群發相關政策和業務知識、各村(社區)通過大喇叭音頻宣傳等方式,多形式、多渠道的進行移風易俗宣傳,讓喪事簡辦政策深入民心、人人皆知。介入有深度。喪事辦理前,紅白理事會成員聯合村(社區)兩委干部,與事主親屬講明政策,幫他們構架白事議程。通過提前溝通,做好事主家人的思想工作,取得他們的理解、支持與配合,就不會出現違背政策、違規辦理的現象。行動有力度。街道和村(社區)聯動形成上下一條繩的齊抓共管格局,營造出移風易俗喪事簡辦工作的基層管理氛圍??己擞辛Χ?。嚴格按照對照考核方式和標準,兌現考核獎懲。通過一系列工作推廣,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,攀比心、得失心漸漸淡了,群眾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不斷增強了獲得感和幸福感,舊習破除,移風易俗新風在龍山大地撲面而來。(通訊員 余婷)
責任編輯:李晨
